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,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,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,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,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。习近平同志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,立意高远,内涵丰富,思想深刻,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打下坚实健康基础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《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》分10个专题,共计292段论述,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9月期间的报告、讲话、谈话、致辞、书信、指示、批示等140多篇重要文献。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。
2024年11月起,歙县人民医院平台摘选《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》的内容,与大家共同学习。
四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
我国长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,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。
——《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5月5日)
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,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,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,把“投资于物”同“投资于人”紧密结合起来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、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,将婚嫁、生育、养育、教育、就业、就医、住房、养老等一体考虑,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。
——《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5月5日)
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党中央已就优化生育政策作出决策,但配套支持政策还不到位。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。健全托育支持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,统筹配置零至六岁育幼服务资源多渠道增加财力支持,国家财力要多支持相关公共服务。要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。完善生育保险制度,扩大覆盖面。全面落实生育假期,在政府、用人单位、家庭之间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。完善住房、教育、就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。要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。
——《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5月5日)
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努力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。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。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,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。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。支持养老产业规模化、标准化、集群化、品牌化发展,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。要增强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。加快发展多层次、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,强化第二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,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。
——《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5月5日)
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,保持适度生育率和人口规模。
——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(2023年9月7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9月10日
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,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、生育观、家庭观的引导,促进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,提高人口发展质量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。
——《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(2023年10月30日)
要建立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领导协调机制,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,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,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,发展银发经济,稳妥推进、适时启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,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。
——《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12月11日)
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,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,按照自愿、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。
——《关于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的说明》(2024年7月15日),《求是》杂志2024年第16期
来源:《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》
责编:汪琦 二审:吴仁权 三审:张荣培